從哪里來,到哪里去,以人為本,為人服務
對于設計“家”,亞飛老師說道:“好的設計,一定是一個有內涵、有價值的藝術品。健康、舒適、美觀、便利是前提,當然,省心也很重要。裝修的意義在于改善居住環境、提高生活品質”。
這一切的一切,最重要的便是——細節,細節決定成敗。而設計中,細節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,一是空間規劃,通過設計功能規劃滿足客戶需求;二是文化藝術,通過交流發現客戶的文化、喜好等等。更專業細致的服務,是幫助客戶開啟高品質生活的第一步,這不只是他的設計理解,更是他對設計、對生活獨特的追求,接下來,就一起來看看,亞飛老師對一些設計問題個人理解。
Q: 您覺得商業項目設計和私宅設計的最大區別是什么?
首先就是目的性和服務對象不一樣。比如說餐飲就要體現飲食空間的完整,給顧客營造放松舒適的用餐環境,這是目的。而私人訂制設計滿足的是私人性質的審美,家庭私人設計所需的空間氛圍與商業空間完全不一樣,會更多的表達主人內心的東西。家庭私人定制性高,商業空間滿足安全規范針對性多。
Q:您的很多作品不僅獲獎眾多,也都獲得了業主的一致好評,能給我們分享一下最大的感受和收獲是什么嗎?
作為一個設計師來說,最根本的就是作品。作品數量是一方面,作品的質量又是另一方面。當作品數量達到一定量,特別是專注風格的作品,那么你就是這個風格的專家,就會有客戶因鐘愛此風格設計而選擇你。
當你專注你的風格和作品的時候,給客戶的服務就會由被動變為主動。因為你想要使圖紙落地到最終的實景,那么過程的跟蹤(施工、產品、軟裝配飾等環節)就變得必不可少。對作品負責其實就是對客戶負責。
其次是參加比賽,作為設計師來講,參加設計比賽其實是對自我作品的審視。不僅能夠檢驗自己處在行業的什么水平,同時也能拓寬自己視野、了解行業整體水平與發展方向。當你能夠被行業認可的時候,其實也會被客戶認可。
Q:當設計方案跟客戶的想法相悖時,您是堅持自己的方案,還是滿足業主的需求,這二者能不能兼得?
堅持有兩種結果,一種是業主妥協,一種是設計師妥協。當然找到一個彼此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是最好的,既不影響效果也能夠滿足需求。當然,能把家完全交給設計師的客戶,那是設計師的貴人。完全相信設計師的業主,最后實景定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Q:您覺得作為一個設計師必須具備的有哪些?
設計師需要具備豐富的項目經驗和不斷提升藝術修養。光有設計經驗和眼光不夠,最終會形成套路化,走向瓶頸。如果只有藝術修養,但是經驗不足,施工后不能完全的呈現效果,也是行不通的。所有設計師還需要具備自我不斷學習的思想,從繪圖員到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師,是需要一個龐大知識體系去支撐的。
Q:做更專業的事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提升,亞飛老師您平時是怎樣培養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呢?
我是通過找到自己的興趣點,然后將其與自己的專業結合。當然在自己技能和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,還需要不斷的否定、突破自己。遇到瓶頸期時,要打破自己原先的設計套路和習慣,激發出優質的設計方案。也會多聽一些行業里大師的分享,他們的成長經歷會對我們有個直觀的認識和幫助。
Q:您在設計行業已深耕多年,您覺得收獲最大的是什么?
一系列產出的作品、一批信任的客戶等等,都是我的收獲。有了這些成果,讓我對于自己未來的方向越來越明確。
Q:對設計師來說創意和靈感是非常重要的,對于一個剛入門的設計師,他該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種特質?
我總結八個字:敢于嘗試,重在體驗。 就是要去嘗試不同類型的生活、空間功能。比如說畫圖的時候,會有很多種空間組合完成。我們可以東西向、南北向、左邊或右邊,這種淺層次的設計嘗試。往深層說,就是要體驗不同的文化,我們去美國看城市、去歐洲看文化、去客戶現在居住的環境,感受他們的文化習俗、生活方式。去嘗試和體驗之后,回來做總結,積累多了就會發現眼界開闊了,做設計會更有靈氣。